导语
在 AI、容器化与云原生快速发展的时代,存储基础设施不仅要满足“快”和“稳”,还要更智能、更灵活。
VMware 全新发布的 vSAN 9,基于 Express Storage Architecture(ESA),在 性能、存储效率、安全性、运维智能化、云原生支持 等方面全面升级。

本文将从技术特性与实际价值两个角度,为你解读 vSAN 9 的新亮点。
一、性能革新:突破瓶颈,面向未来
300,000 IOPS/节点
在 ESA 架构下,单节点 IOPS 性能可达 30 万,即便在高峰期也能保持 亚毫秒级延迟。
这意味着即使运行大规模数据库、AI 推理、VDI 或 OLTP 系统,也能保证用户体验流畅。
存储/计算流量分离

自vSAN 存储集群(以前称为“vSAN Max”)推出以来,许多客户都对在其环境中部署 vSAN 存储集 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无论您是起步规模较小,还是部署大型环境,vSAN 存储集群的吸引力都显而易见。vSAN 存储集群是为 vSphere 集群提供集中式共享存储的绝佳方式。借助 vSAN Express 存储架构 (ESA),您可以独立于计算资源管理和扩展存储, VCF 9.0 中的 vSAN 存储集群新增了一个配置选项,可提升存储性能,并提供更佳的网络流量隔离和安全性。该功能还为 VCF 环境的设计带来了全新的灵活性。 通过在网络层隔离存储流量,避免与应用流量争抢带宽,实测可带来 25%+ IOPS 提升。
日志写入更顺畅
故障时延迟更可预测
更高并发能力
新的 ESA 写路径与自适应流控机制,可以在大规模 VM 部署(如 500+ VM/主机)时保持稳定性能。
二、存储效率:空间节省 + 性能不妥协
在 vSAN 9.0 中,引入了基于软件的全局重复数据删除功能,使客户能够进一步减少存储占用空间,将容量减少高达 1/8——这在数据量增长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vSAN 全新的重复数据删除功能旨在最大程度地降低 CPU 占用,并可应用于集群内的所有数据。它是一种后处理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因此会在 CPU 需求较低时适时在后台运行。与传统存储(重复数据删除仅限于一对 I/O 控制器后的存储)不同,vSAN 的重复数据删除域可随集群扩展,从而可能提供更高的效率。

全局去重与压缩
去重范围从单磁盘组扩展到 整个集群,真正实现数据全局优化。
存储空间利用率提升 最高 8 倍,同时保持性能稳定。
空间与性能兼顾
RAID-5/6 配合日志结构化文件系统(LFS),让用户既能享受高性能写入,又能获得空间节省。
无需在“性能 vs 成本”之间艰难取舍。
三、数据保护与安全:原生内置,更智能
vSan 8U3 中引入的 vSAN Data Protection 功能,利用 vSAN ESA 强大高效的快照技术提供了本地数据保护。vSAN 9.0 中的 vSAN Data Protection 通过支持将这些快照复制到另一个 vSAN 集群,进一步扩展了此能力。使用 VMware Live Recovery (VLR) 附加组件时,客户可以轻松在本地或异地的目标集群上创建快照。
快速恢复能力
结合 VMware Live Recovery,支持在“净室”环境中恢复数据。
可以按需恢复单个 VM,避免传统存储 LUN 级别的“大块头”恢复。

vSAN-to-vSAN 异步复制
VM 粒度的原生复制,无需额外第三方阵列。
基于 不可变快照,有效对抗勒索软件。

全方位加密
vSAN 9 默认支持 FIPS 140-2/3 标准。
无论是磁盘上的静态数据,还是跨网络传输的数据,都能得到安全保障。
四、智能运维:让复杂变简单

统一存储运维视图
在 VCF Operations 中统一管理 vSAN、VMFS、NFS。
跨站点健康状态一目了然。
AI/ML 驱动的智能诊断
自动识别异常 IO 模式。
提供根因分析和修复建议,缩短故障定位时间。
文件服务增强
文件共享上限扩展至 500 个,支持 SMB/NFS 多协议。
企业文件存储与虚拟机存储可以统一在 vSAN 平台上交付。

五、云原生与多租户:面向新应用场景

Kubernetes 原生集成
提供 CSI 驱动,容器持久卷可直接映射到 vSAN。
运维人员可用存储策略统一管理 VM 和容器卷。
多租户支持
借助 **VCF Automation (VCF-A)**,可为不同团队/部门动态分配 vSAN 存储卷。
支持 MSP(托管服务提供商)和大型企业的多业务单元模式。
跨云一致性
公有云 VMware 服务(如 VMware Cloud on AWS、Azure VMware Solution、Google Cloud VMware Engine)将采用 vSAN ESA。
用户在本地与云端可获得 一致的性能与运维体验。
六、架构优化:简化、可靠、弹性

无磁盘组设计
ESA 架构取消传统“磁盘组”,改用 单一 Storage Pool,减少复杂度,提升故障恢复效率。

日志结构写路径
实现 RAID-1 级别的写入性能,同时具备 RAID-5/6 的空间效率。
自适应网络流控
在节点修复或数据重平衡时,后台流量自动调节,确保业务流量不受影响。
七、典型应用场景
AI/ML 推理与训练
高 IOPS + 低延迟,满足 GPU 集群对高速存储的需求。
数据库与大数据
NVMe 优化和流量隔离,确保关键数据库高吞吐与稳定性。
容器化应用
CSI 驱动让开发者自助使用存储,同时运维人员仍可统一管控。
VDI(桌面虚拟化)
高并发支持,保障成千上万桌面用户的访问体验。
多租户/混合云环境
动态资源分配 + 跨云一致性,让 vSAN 成为理想的多云存储底座。
总结
VMware vSAN 9 不仅是一款超融合存储,更是一个 面向未来的分布式数据平台:
性能强劲:30 万 IOPS/节点,延迟降低 60%。
安全可靠:不可变快照 + 原生复制,防御勒索软件。
智能运维:统一仪表板 + AI 驱动诊断,简化管理。
云原生友好:Kubernetes、跨云、多租户,全面支持。
一句话总结:
vSAN 9 = 高性能 + 智能化 + 云原生 + 安全可靠,是企业迈向 AI 和云原生时代的理想存储平台。
上一条:VMware NSX 4.2.3.1 发布新增功能概览
下一条:docusign是什么意思